《申论》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从2010年开始,国内柳编市场需求量首次超过了国外,很多手工艺品企业嗅到了商机,希望能走出简单的来样加工时代,为农村手工艺品注入创意,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创意人才太少了。再说,公司里设计人员的工资比一线工人多不了多少,愿意来干的不多。”金柳公司的一位手艺人说。
杨红卫是山东潍坊风筝世家的第三代传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埋头描绘一只彩色蝴蝶风筝。这样一只普通大小的风筝,包含60多道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制作,两三天时间才能做一个。慢工出细活,杨红卫制作的风筝,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竹条强韧,骨架均匀,据说一级风就可以起飞,五级风折不断。只是在谈到收益问题时,杨红卫觉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一般简单的风筝40元钱一只,小一点的就20元钱一只。”
收入低,做活又辛苦,愿意学做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男孩子觉得做这个没出息,家长也认为没前途。做刻版要截竹片,有时要用锯来锯开,女孩子做也嫌脏嫌累。”杨红卫说。
手艺人数量的不断减少,让一些手工艺品制造企业十分头疼。临沭金柳公司总经理邱丙强介绍,以前农村家里闲人多,公司往下派活,大家都排队来抢,现在愿意做、能做的人越来越少,而订单越来越多。
现在企业大多订单都是采取来样加工模式,尤其是国外的订单,“他们设计了款式,我们提供材料和手工,这么多年的合作下来,利润点已经压得非常低了。但拿到市场上一卖,价格就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钱都被他们赚了。”
金柳公司的生产模式代表了省内大多数手工艺品企业的生存状态。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在对手艺传承人的帮扶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生产性保护”模式,但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别人创意我来做”的阶段,多年来仍没有实质突破。
2.广西省桂林市关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指出,农村文化建设一大困难是“工作经费紧缺”,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困难。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硬件差、业务经费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但有的两馆馆舍未达国家标准,也有的馆舍虽已在改建或计划建设阶段,资金却未及时到位。
乡镇文化站除工作人员工资外无业务经费,还需自行负担养老保险,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相当困难,基本上都是靠临时有限的筹措。部分乡镇文化站设施陈旧落后,场所面积不足,有的是租用房屋,有的只是挂个牌子而无馆舍。全州18个乡镇中,还有11个乡镇文化站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龙胜10个乡镇中5个乡镇无文化站或文化站没有达标;平乐10个乡镇文化站中有4个未建有办公楼;资源8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没有文化站。调研报告还说,“一些原已建成达标的乡镇文化站面积出现流失。”临桂一些乡镇以各种理由将原来划拨给文化站使用的电影院、办公室、活动场所等收回,有的拆除,有的改作其他用途。
全市1719个行政村中,目前只建有1100多个村级文化室,离“村村都有文化室”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室普遍场地偏小,设施简陋,图书不足。如龙胜拥有40个村图书室,但其中绝大数藏书数量只有200至400册,上500册的很少。村级文化活动的经费就更困难。目前,所有村办及民间的文艺队的服装、乐器基本都是村民自发集资和向各单位以及社会募捐而来。除了县、乡(镇)政府的少量投入外,大部分资金靠集资,由于集资有限,有的村屯的文化室和戏台成了“半拉子”工程,动工好几年了,还不能使用。
3.2011年11月13日《现代快报》报道:日前,靖江市民袁凤给快报热线打来电话,说靖江刘国均学校的校长施继东,指使家人到自己家门上烧纸,,还逼迫自己将近60岁的父亲袁旭坤,为4条小狗披麻戴孝,下跪哭丧,甚至给小狗立碑,上书“袁旭坤家人之墓”。
袁旭坤给小狗立碑,披麻戴孝,“这都是袁旭坤自己自愿的,”施继东如此“强调”。果真施校长是有学问的人,那么,可以反请施校长本人“自愿”一次试一试给狗披麻戴孝的滋味如何?本来,这种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也够“残忍”,只是这样的混话出自一个校长之口,不如此反问恐怕也不足以反证其胡说八道。
给狗披麻戴孝磕头烧香立碑,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不太令人奇怪,然而,当下这个倡导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的新时代却出现了如此荒唐残忍的事情,就真的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而这样的荒唐事却又恰恰出现在一个校长家族身上,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荒唐,而在于其事件本身折射了某些农村地区法律建设之失、道德秩序及精神文明建设之失。
明摆着这是一起伤害他人人格尊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事件,而施暴者却没有顾虑是违法行为,被害者又根本想不到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权。说其是道德、秩序、精神文明建设之失,是因为农村迷信活动泛滥无人予以教育疏导。死了一个人用4条狗“充数”,果真有其科学性吗?生老病死,本属于生命自然现象,与4条狗的“充数”与否有什么关系呢?而当地老百姓却对此深信不疑,埋狗“充数”乐此不彼,岂非道德秩序之失、精神文明建设之失乎?
4.近年来,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形式多样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把欢乐送进千家万户,把先进文化带进广阔的农村,播撒着社会和谐的种子。
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实地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发现,目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文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撒胡椒面式的送文化已远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更加长远、根本的“种”文化势在必行。
地处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被称为“贫瘠甲于天下”,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历史上物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然而近些年来,当地回汉各族群众靠劳务输出、马铃薯种植等逐渐摆脱贫困,开始走向致富的道路。海原县苍湾村,50多岁的李成林,早在20年前就通过募集书籍、到书摊淘书等方式办起了“成林书院”。
种种现象表明,不仅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提高了,而且文化消费结构也出现重大转型,消费品位明显提高。农民文化消费意识普遍觉醒,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首当其冲的是改变过去以送文化下乡为主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既往逢年过节、农闲时分送文化下乡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难以满足新需求,就应跳出固有思维,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发掘他们喜闻乐见的乡土元素,大力开展“种”文化的活动,农村文化还得让农民来唱主角。
1975年出生的蔡振山在成都市温江区大有名气。18岁那年,蔡振山毅然离开吹唱班,回村创建了肥乡县第一家“梦幻歌舞团”。虽然只有6个人,一开始不被人接受,但锣鼓声和笛箫声还是吸引了许多好奇村民围观,这让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和周边县的婚丧嫁娶等活动都少不了他们。在谈到农村文化建设时,蔡振山说:“吃喝不愁了,现在农民最缺啥,缺的是精神娱乐生活。为什么谁家生个孩子、老人过个生日、年轻人办个喜事,群众都踊跃参加,从这点上讲,农村文化缺的就是能把大伙聚起来热闹一回的好载体。”
“宝贝辣妈”“油菜花组合”……这些农村文艺组织,是浙江省精神文明办进村入户帮助农民“种”出来的文化成果。“种文化”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点单下种’。”浙江省文明办社会处副处长王新华说,我们根据农村的不同需求,制作个性化的选择方案,然后根据当地文化的特色和经验,让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发展起来。
5.2011年10月14日,大众日报记者采访了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潘鲁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成果,探讨未来发展建议。
记者:一般所说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多与创意和前沿科技等新兴业态相关,与之相比,您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潘鲁生:农村文化产业主要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集中在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地方土特产等领域,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以及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在发挥文化富民惠民作用的同时,农村文化产业还将如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
潘鲁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是从文化建构的意义上关注农村,以文化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道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促进广大农民就业致富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文化创造力,运用现代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推动农村参与文化建构并不断融入知识经济体系,在以文化生产力推动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农村文化产业如何发挥作用?
潘鲁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有效发挥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在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依托农村手艺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同时,作为循环经济模式,手艺等农村文化产业本身即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而且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内涵,是一条以文化为驱动力的发展道路。
记者:为更好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您有哪些建议?
潘鲁生:充分尊重文化规律,把握产业机遇,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力,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农村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6.某学者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农村文化建设之所以显得比较滞后,主要受四种偏颇观念影响:“先后论”,强调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让道论”,强调乡镇经济基础弱,文化建设要让位于招商引资;“难抓论”,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少、措施软、见效难;“自然论”,走一步看一步,做多少算多少,并且对农村文化建设目前也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明确的考核标准。
7.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对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文化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文化部投入建设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累计服务超过6.0亿人次,基层服务点建设已完成“村村通”目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农家书屋”工程将于2012年在全国64万个村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将建设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农林牧场书屋、部队书屋等,逐步向自然村和家庭延伸;国家广电总局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所有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边远山区的农村群众通过“村村通”直播卫星可以收听收看到40多套节目,享受到生活的精彩。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三、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1-4,概括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1)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不超过250字。
2.假如你是一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就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想法。(30分)
要求:(1)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不超过400字。
3.文化的意义不仅仅在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化要融合在所有的建设中,而“农村文化还得让农民来唱主角”。请结合材料,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中心明确,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