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方法技巧

首页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方法技巧

行测备考:事半功倍之前提论证

华图教育 | 2022-02-14 11:18

收藏

  前提类论证是论证题目中的重要题型,在 国考以及 很多省份公务员考试中都是必考的题目。 以下 三道题有一个共性,都是问某个人说话的前提,因为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说话的逻辑为前提进行表达,因此找出此人说话所基于的逻辑即可,把此人说的话翻译出来就是正确答案。此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真题 1 】 甲:“吃鱼可以使人聪明。”乙:“对,我从小就不爱吃鱼,所以我就笨。”为了使乙的论证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为前提?

  A. 不爱吃鱼的人一定都笨

  B. 聪明的人一定都爱吃鱼

  C. 笨的人一定都不爱吃鱼

  D. 爱吃鱼的人一定都聪明

  【答案】 A

  【解析】 乙说话的前提即乙说话的逻辑,乙用“我 不爱吃鱼 ”得到“我笨”。翻译:不爱吃鱼→笨。 符合此逻辑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A 选项,翻译:不爱吃鱼→笨,符合 。

  B 选项,翻译:聪明→爱吃鱼,等价于:不爱吃鱼→不聪明,因为不聪明不等于笨,故不符合乙的逻辑 。

  C 选项,翻译:笨→不爱吃鱼, 是乙的逆命题,故不符合乙的逻辑。

  D选项,翻译:爱吃鱼→聪明,是乙的否命题,故不符合乙的逻辑。

  因此,选择A选项。

  【 来源 】 2018年0414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

  【真题 2 】 李明和周强关于喝酒有以下对话:李明:“我认为,你不该总劝我戒酒。”周强:“何以见得?”李明:“至少我没总劝你戒酒啊!”李明的回答中所隐含的前提是:

  A. 如果我总劝你戒酒,你就可以总劝我戒酒

  B. 喝酒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多大危害

  C. 喝酒的人不会对不喝酒的人造成什么影响

  D. 如果我没总劝你戒酒,你也不应该总劝我戒酒

  【答案】 D

  【解析】 李明回答所隐含的前提即李明说话的逻辑,李明用“ 至少我没总劝你戒酒 ”得到“ 你不该总劝我戒酒 ”。翻译:我 没 劝你→你不该劝我。符合此逻辑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A项,翻译:我总劝你→你可以劝我,是李明说的话的否命题,故不符合李明的逻辑。

  B 项, 无关选项,话题不一致。

  C项,无关选项,话题不一致。

  D项,翻译:我没劝你→你不该劝我,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 来源 】 2014年0309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2题

  【真题 3 】 暑假里,小张的父母给小张报了摄影兴趣班和美术兴趣班,小张知道后说,以后我又不想当摄影家,何必学摄影。以下哪项是小张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 学摄影的不一定能成为摄影家

  B. 小张更想成为一名画家,而不是摄影家

  C. 只有想成为摄影家,才需要学摄影

  D. 与摄影相比,小张更喜欢学画画

  【答案】 C

  【解析】 小张 回答所 包含 的前提即 小张 说话的逻辑 ,小张 用“ 不想当摄影家 ”得到“ 不必学摄影 ”。翻译: 不想当摄影家 → 不必学摄影 。符合此逻辑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A项,无关选项,“学摄影能不能成为摄影家”与“不想当摄影家要不要学摄影 ” 话题不一致 。

  B项,无关选项,“更想当画家”与“不想当摄影家要不要学摄影”话题不一致。

  C 项, 翻译: 学摄影 → 想当摄影家,等价于: 不想当摄影家 → 不必学摄影。符合。

  D项,无关选项,“更喜欢哪个”与“不想当摄影家要不要学摄影”话题不一致。

  因此,选择 C 选项。

  【 来源 】 2012年0303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109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