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科举考试科目中增加武举和殿试的是我国的哪位皇帝(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 绘画中( )能界定各种形状,还可以描绘阴影。
A.线条 B.点 C.面 D.体积
3.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杜丽娘、李香君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 《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 《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 《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4. 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是( )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记》 C.《师说》 D.《永州八记》
5. 下列哪一个战役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中的战役( )
A、垓下之战 B、彭城之战 C、荥阳之战 D淝水之战
6. 美术不是( )的艺术
A.空间 B.时间 C.造型 D.视觉
7. 李长江、段黄河、张珠江、何海河四人同时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在一起预测彼此的名次。李长江说:“张珠江第一名,我第三名。”段黄河说:“我第一名,何海河第四名。”张珠江说:“何海河第二名,我第三名。”何海河没有表态。结果公布后,他们发现预测都只说对了一半。由以上可以推出,竞赛的正确名次是:( )
A.何海河第一,段黄河第二,张珠江第三,李长江第四
B.段黄河第一,何海河第二,李长江第三,张珠江第四
C.李长江第一,张珠江第二,段黄河第三,何海河第四
D.张珠江第一,李长江第二,何海河第三,段黄河第四
8. “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发生在汉代( )时期。
A.汉高祖刘邦 B.汉武帝刘彻
C.汉光武帝刘秀 D.汉元帝刘奭
9.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写的节日是( )
A.元旦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
1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哪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试,随后,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后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增加了武举和殿试,使科举考试得到进一步发展。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分别塑造了王昭君、杜丽娘、李香君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因此,本题答案选D。
4.【答案】B
【解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人们认为他开辟了山水田园风,他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韩愈诗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愈并成为《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等。
5.【答案】D
【解析】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代入法。代入A项,若何海河第一名,那么根据李长江预测,李长江应是第三名,矛盾,排除掉。若段黄河第一名,同上,李长江就是第三名,何海河不是第四名,那么肯定是第二名,那么张珠江肯定不是第三名,只能是第四名,不存在矛盾。分别代入CD项,均为矛盾。
8.【答案】D
【解析】据史载,汉元帝将昭君赐予了匈奴呼韩邪单于。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诗句中描绘的景象,“新桃”——即新的桃符。汉族民间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应该是今天的春节。所以选C。
10.【答案】A
【解析】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陷获取更多资料详情咨询-W1332436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