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榆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榆华图

国考申论备考:归纳概括题应该注意哪些点

通榆华图 | 2021-08-12 13:15

收藏

  第一,警惕那些“变异”的概括题,比如概括背景、现状、特点、内容、信息、变化等。要善于把它们还原到最核心的要素。比如:

  1. 概括扶贫工作的背景:去材料里找那些关于扶贫工作已经完成的做法、取得的意义效果、扶贫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具体哪个要素,看材料)

  2.概括扶贫工作的现状:概括要素同上。(具体哪个要素,看材料)

  3. 概括扶贫工作的特点:概括要素同上。因为特点有好有坏(优点或者缺点),注意表达方式。例如:“扶贫任务重、难度大:扶贫工作涉及人数多、地域广、致贫原因差异大”。(具体哪个要素,看材料)

  4. 概括某些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第一步,确定给定材料主题,第二步,找和主题有关的核心要素(问题、危害、意义、做法等)。(具体哪个要素,看材料)

  5. 概括争议:比如,2008年国考怒江水电争议、2012联考活熊取胆那道题。遇到类似的题目,思考那些方面有争议、争议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注意区分争议焦点与具体争议。(也不用紧张,都是老题了)。

  6. 概括“不常见要素”:所谓不常见,是指在申论考试中不常见,但是在生活中常见,所以可以使用飞仔交给大家的“生活情境代入法”。

  如2016年的政府处理工作流程和要求,可以尝试代入生活情境,想想你公考报名的流程、你内心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其实答案的提炼方向和表述方式是差不多的。

  如2019年地市概括小张家乡的新变化,可以尝试代入生活情境,当我们说一个地方变了的时候,表达方式一般就是两种吧,“哪变了”或者“变的怎么样了”,这也是答案的提炼方向和表述方法。

  7.概括“看似常见但比较灵活的要素”:如2019年副省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和现实意义,“理念”应该侧重于卢作孚当时的做法中提取,现实意义不仅要提炼卢作孚的做法对现在的好处,也要提炼对现在做类似事情的启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