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瑞典学派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凯恩斯革命
【答案】D
【三级知识点】经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概述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凯恩斯革命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为时代背景,创建以需求管理为中心思想的政府干预收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次经济学领域的变革。它帮助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渡过了经济危机,对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经济学学派。边际效用学派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反对德国历史学派,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边际效用学派不是国家干预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学派。A项错误。
B项:瑞典学派亦称“斯德哥尔摩学派”或“斯堪的纳维亚学派”。其创立时期可追溯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而真正的形成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根据这一理论,维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但在20世纪30年代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是凯恩斯主义。B项错误。
C项:保罗·萨缪尔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也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1970年,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一般没有萨缪尔森革命这一说法,它更不是国家干预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派思想。C项错误。
2.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下列选项中,关于地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B.在我国,地热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
C.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资源
D.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科技-自然地理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所以,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D项: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板块剧烈碰撞摩擦产生大量地热能),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AB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补充:世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5个地热带:
①环太平洋地热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③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④红海、亚丁湾、东非大裂谷地热带
⑤其他地热区
3.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草酸可以除去衣服上的铁锈
B.冷冻食品用热水解冻效果更好
C.糖是人体热量的最大供给源
D.儿童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答案】B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生活常识-生活常识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高温热水会加速营养物质的流失,而且烹饪之后的口感欠佳。更好的方法是,提前将需要烹调的食品从冷冻室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解冻。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草酸又名乙二酸,酸性比醋酸强,能和铁锈发生反应,可以用于去除铁锈。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糖即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大的热量供给源。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人体每日摄入4mg以上氟会造成中毒,损害健康,故儿童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导致摄入氟元素过多。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规范性公文一致性表现在: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关系
B.文件的结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公文-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概述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规范性公文一致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法律、其他法规、规章以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机关与同级机关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与自己制定的并尚有执行效用的其他有关规定保持促进一致;与制定机关的职权相一致;本文件的上下文之间,对同一概念的表述词语相互一致。所以,规范性公文一致性表现在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关系。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公文的规范性主要是指:①一致性;②严密性;③条理性;④简明性;⑤稳定性;⑥连续性。
B项:“文件的结构周密有效”属于公文的规范性的严密性。严密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结构与语言表述必须完整齐全,严谨缜密。明确地阐明约束的对象及程序、范围;清楚地交待有关职责、权利、义务的规定与时限要求;所提各项要求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衡量指标。语气坚决肯定,避免使用“一般”“大概”“似”等不确定的词语,表示范围时不用“等”字表述未尽事项;尽量不用“暂”“拟”“准备”等词语修饰意图与要求。B项错误。
C项:“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属于公文的规范性的条理性。条理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的层次分明,理序顺畅,分类合理,主题突出,排列合理有序,只有维护条理性,才能保持各部分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避免出现脱节现象。C项错误。
D项:“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属于公文的规范性的简明性。简明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必须明确周详,便于理解、记忆和执行。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不讲理由、不作议论分析、不作详尽的列举和解释。文字尽量简洁精确、高度概括,言简意明,要尽量少用生僻的术语,不用令人费解的词句,便于理解。D项错误。
补充:
稳定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一经公布生效就应在一定时期内都具有可行性,不能朝令夕改,变化无常,为维护这种稳定性,在写作前应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连续性表现在:规范性公文之间具有必要的继承关系。为维护这种连续性应在新文件广泛收集与查阅有关文件并认真进行分析对照,如确需以新的规定取代既有规定时应明确原有文件的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