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梨树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梨树华图

吉林省考行测备考指导 —巧用“关键词”法_梨树华图

梨树华图 | 2021-10-27 16:52

收藏

  定义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其出题形式为题干给出一个定义,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最符合或者最不符合定义的一个选项。定义判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是10题,题型及题量固定。众所周知,行测考试速度是关键,如何快速解答才是取胜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解答定义判断的过程当中就要能够很好的运用二八原则,也就是找出定义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那么这些关键的词语有哪些呢?

  1、 主体: 即动作的发出者,主体在定义当中经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

  【1】工作倦怠指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筋疲力尽的现象。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不属于工作倦怠的是( )。

  A.小王老师感到难以完成学校下达的额外教学任务

  B.现在很多学生非常调皮,一些年轻的老师疲于应付

  C.因为最近经常加班,小李老师这几天上课总提不起精神

  D.小张老师因为和丈夫关系紧张,最近上班总是愁眉苦脸的

  【答案】D。

  【解析】这个定义当中的主体是指工作本身。而本题让选择一个属于工作倦怠的,D选项当中出现了“因为和丈夫关系紧张”明显不符合主体信息,因此D为正确答案。

  2、 客体:即动作的承受着。

  【2】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高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同理心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C.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D.物我两忘,心无旁骛

  【答案】D。

  【解析】这个定义当中的客体是指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而本题让选择一个不属于同理心的,D选项“物我两忘,心无旁骛”,并没有考虑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因此D为正确答案,不属于同理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