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蛟河华图

这一年,总书记的基层足迹-蛟河华图

蛟河华图 | 2022-01-18 09:19

收藏

【导读】华图吉林人事考试中心同步吉林华图教育发布
更多资讯请关注吉林华图微信公众号(huatulxy)
蛟河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32-67070123/67001236
 
 

“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这是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与当地藏族牧民的一段对话。倾心的交流,朴实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坚实足迹印在祖国大地,深切关怀留在百姓心间。

  山高水远,风雨无阻;行程万里,初心如磐。

  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之年鼓催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月22日,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经工作了17年半的福建。

  “这次到福建,一个大的背景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十四五’开局,围绕这一主题作调研;也是来看望福建的父老乡亲。”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脚下的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茶农们正忙着压青,开过花的油菜花回田,正好给土壤施肥。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现在,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12万人以茶为生,种茶、制茶、卖茶,茶产业生机盎然。

  “一家人年收入有三十几万。”一位皮肤黝黑的茶农,将锄头放下,欢喜着过来同习近平总书记唠家常。

  一片绿叶带富了一方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市,专题调研南水北调。总书记指出:“我对这件事一直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报告,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

  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从“极度紧缺”到“紧平衡”,北方水资源安全却依然容不得喘口气。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部委负责同志拿京津冀地区举例,以全国0.9%的水资源量、2.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10%的国内生产总值。数字发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黄淮海流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不断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跨江穿隧,在这条铁路上飞驰。

  7月22日上午,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更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好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一个事关国计,一个连着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医改,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改革之一。

  福建三明,人口不多、经济体量相对较小、退休人员比重较高,曾经一度面临着“未富先老,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情况。

  通过多年改革实践,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率一家老小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索南才让家中,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幸福的笑容,洋溢在索南才让一家人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