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行测考试中的常客,常见于言语中的逻辑填空和判断中的类比推理。类比中的成语考察形式灵活,也依赖于平日的积累和掌握,因此一直是学生在备考中的难点之一。今天就帮大家来总结一下,类比中成语的相应考法。
首先,成语题考察语义关系较多,可以分析题干中的成语是否存在近义、反义关系。若有多个选择与题干语义关系相同,则可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感情程度两方面进行二级辨析。前者可将成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后者若成语间意思相同,程度加深,则可分析为程度递进。
【例】16.大义凛然∶卑躬屈膝
A.安分守己∶好高骛远
B.穷奢极欲∶节衣缩食
C.得心应手∶百无一能
D.持之以恒∶虎头蛇尾
题干中,“大义凛然”形容有骨气,“卑躬屈膝”指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形容没有骨气,二者属于反义关系。
A项:“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好高骛远”指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可理解为不本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
B项:“穷奢极欲”形容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节衣缩食”则表示节俭,二者属于反义关系。
C项:“得心应手”形容技术熟练,“百无一能”指什么都不会做,二者无关。
D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二者属于反义关系。
因此,根据语义关系可排除C选项,多个选项都为反义关系,则可以看其中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干中“大义凛然”是褒义词,“卑躬屈膝”是贬义词。A选项中“安分守己”是中性词,B选项中“穷奢极欲”是贬义词,均排除。D选项中“持之以恒”是褒义词,“虎头蛇尾”是贬义词,和题干感情色彩相符,选择D选项。
除了语义关系之外,成语还可以考察内部的诸多细节。当成语无明显的近、反义关系,则将成语拆开观察内部词语间的关系,以及相应典故的对应关系。当成语和历史人物同时出现,可优先考虑成语中的典故和人物的对应关系,并且历史典故往往涉及多个人物,还可以细化分析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身份,主动方为主体,被动方则为客体。
【例】吕布∶辕门射戟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刘备∶白帝托孤
C.曹操∶草船借箭
D.关羽∶刮骨疗伤
题干中“辕门射戟”是《三国演义》中“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吕布”为主动方。
A项:“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典故,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但“诸葛亮”为被动方。
B项:“白帝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白帝城病危,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且“刘备”为主动方。
C项:“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的历史典故,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但“曹操”为被动方。
D项:“刮骨疗毒”是《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治疗的历史典故,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但“关羽”为被动方。
因此,最终选择B选项。
综上所述,成语题想要做对做好,日常积累必不可少。考试将近,小伙伴们快开始备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