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山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白山华图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备考:昼夜节律

白山华图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备考: | 2022-04-27 11:04

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备考:昼夜节律

  1、动物借助于行为在日夜间的不同安排来适应昼夜环境的巨大变化。

  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会经受昼夜条件的巨大变化,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改变可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而食物资源量和天敌数量的变化则能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这些因素的昼夜之差对动物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动物借助于行为在日夜间的不同安排来适应昼夜环境的巨大变化,科学家常在实验室内研究动物的昼夜节律,发现动物的昼夜律是受体内生物钟控制的,但生物钟可受外在因素的调节,使动物行为的昼夜节律严格地与当地条件保持同步。

  环境的昼夜节律现象使得动物在一天的某些时段活动有利,而在另一些时段活动不利,因此已经适应了环境的动物,其昼夜活动安排通常都能使它各种活动的存活价值达到最大。

  显然,动物的昼夜活动格局可以因学习而有所改变,并且也可在不同的季节以特定的方式发生变化,像蝙蝠和鹿鼠这样的夜行性动物总是在黄昏时开始活动,其总活动时间在冬季要比夏季长。

  2、另一方面,昼行性动物冬季的活动时间要比夏季短。

  对寒鸦来说,与冬季相比,夏季反而是晚出早归,以减弱日照长度对其活动时间的季节影响。

  大山雀也有办法补偿日照长度的季节和地理差异,生活在北纬68°大山雀停止活动的时间与生活在北纬52°的大山雀是一样的,尽管两地的日照长度是有差异的。

  可见,北方鸟类在冬季有比较短的休息期,而且在弱光照条件下较为活跃,这种行为调整可保证动物在冬季也能获得足够的食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