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如今,中国已是盛夏,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中国水产协会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高达4110亿元,同比激增19.28%。这意味着,小龙虾这一物种一年可以为中国经济贡献4110亿元。不过,小龙虾在日本的待遇却与中国截然相反。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2021年7月7日消息,经专家会议讨论,日本环境省最终决定,基本同意把小龙虾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相关提案将于8月份正式提出。根据草案,该国将禁止进口小龙虾,此外也不允许出售和野外放生该物种,即使将其作为宠物养也需要获得相关许可。
据悉,日本做此决定,主要是因为小龙虾确实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小龙虾作为牛蛙养殖的饲料从美国引进日本后,在日本各地的池塘等淡水水域大量繁殖,导致本土物种锐减,引发了将其指定为外来入侵物种的讨论。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累计养殖了1929万亩小龙虾,同比增长14.80%。综合近10年的小龙虾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小龙虾养殖总量已经从2011年的48.63万吨攀升至2020年的239.37万吨,10年间激增了4倍。
而且,2019年,我国云南省早就将牛蛙、小龙虾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国外来物种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内保守估计高达754种入侵物种,海关每年都会查获多起入境商品携带入侵物种事件。
(来源:互联网)
【热点模拟考场】
科学家们常提到,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然而,生态学专家却称外来入侵物种为“恐怖分子”。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分析】
对外来生物,我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随处可见。以吃的为例,西瓜原产于非洲,小麦原产于中亚和近东,花生、玉米、甘薯、马铃薯、草莓、南瓜、辣椒、西红柿等原产于南美洲,……不言而喻,外来生物的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容小视:有的成为极具经济价值的生产原材料,有的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有的为我们增加了不少的乐趣。然而,外来生物的引入也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会危害我们的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引起灾害的事不在少数。比如原产南美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用于控制其危害的防治代价也非常巨大。为了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给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入侵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盲目引进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宣传植物检疫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植物检疫工作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强化口岸检疫查验和执法。海关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是有效阻断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建议持续加大口岸检疫查验力度,加强检查设施设备和动植物检疫专业人员配置。农业、林草、海关、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切实做到国外与国内检疫并重,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长期跟踪监测,制定策略预防新的生物入侵事件发生。筑牢防线,守住国门。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生物入侵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已参与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宜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寻求解决办法。运用国际生物入侵数据库,探索我国生物入侵规律,建立对我国构成威胁的生物物种数据库。
第四,积极推广普及防治方法。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及时总结推广,对入侵物种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对于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还可以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一旦发现外来生物,应移交专业水族馆;若有养殖外来生物爱好的朋友,须了解该生物的特性与危害,以便做好防护措。
除自然力的传播外,外来生物的入侵主要是通过人为引种、贸易及旅游等经济活动的无意识带入等途径进入我国的。发展经济特别是致力于农业现代化,这本无可厚非,但头脑中始终不能缺少这根“生态弦”,否则,在经济和生态的天平上失衡,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补救。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外来物种入侵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但目前应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管理和防治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鉴于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和预警体系,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更多考试资讯关注抚松华图,咨询热线:0439-688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