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量关系中重要的解题方法,赋值法不仅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而且能够帮助考生们更加清楚地理清题目中各个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变化关系。但是,有很多初次备考或者刷题量不多的考生,赋值法对于他们而言相对陌生,而且在面对题目中条件很多的情况下,根本想不到赋值法,更不要说准确地使用赋值技巧。有很多时候,赋值法被“遗忘”在角落里,等到考生真正想到它时,考试时间或许已经浪费了很多。那么,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一眼就识别出题人的意图,直接使用赋值法?赋值法在使用中需要什么技巧?不同的题目赋值方法一样吗?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进行详细地解答。
1.如何识别赋值法题目的题型特点?
要准确使用赋值法,一定要看准题目中的特征。首先,题目中存在给出的三个量一定要满足“A=B×C”的形式,如果只给定了其中一个量或者没有给定任何一个量的时候,采用赋值法;其次,题目中没有给定明确的数值,只是给出百分数、倍数、比例等关系时,也要考虑赋值法。在分类型的题目中,赋值法常用于工程、行程、经济利润、几何、溶液等问题。
2.如何进行解题?
第一步:明确题型特征,确定使用赋值法;
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变化关系,结合题目的特点,去进行赋值。
3.例题讲解
【例1】某矿业产品公司支付了一批货款,一半用于购进每吨400元的A型石英矿,另一半用于购进每吨600元的B型石英矿,则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是每吨多少元?
A. 480
B. 490
C. 500
D. 510
【答案】A
【解析】首先,通读题干,题干中涉及到经济利润问题,满足基本的关系条件“总货款=均价×吨数”,符合“A=B×C”的形式,考虑采用赋值法。
其次,题干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石英矿的单价,分别为每吨400元和每吨600元;而且两种石英矿的货款一样,为不变量,因此,为了计算简单方便,将两种石英矿的货款,即题干中说的“一半货款”进行赋值,赋值的方法是400和600的最小公倍数,为1200。那么,可以根据条件关系求出A石英矿的吨数为1200÷400=3吨,求出B石英矿的吨数为1200÷600=2吨。
最后,两种的货款总和为1200×2=2400元,总吨数为5吨,整体的均价为2400÷5=480元/吨。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
A. 10万元/个
B. 11万元/个
C. 12万元/个
D. 13万元/个
【答案】C
【解析】首先,题干中存在“销售额=均价×数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也存在百分数,因此,考虑选择赋值法。
其次,整理题干中的条件。
第一次的销售额×(1+60%)=第二次的销售额
即,15万元/个×第一次车位数×1.6= 第二次车位均价×第二次车位数
因为销售额前后有变化,赋值销售额存在计算不变,所以考虑赋值第一次的数量为1,那么第二次的数量为2,设第二次的均价为x,那么上述的条件变为15×1×1.6=2×x,求得x=12。
因此,选择C选项。
4.总结
结合以上两道例题来看,使用赋值法的第一步就是判别题型,只有符合“A=B×C”的形式,考虑采用赋值法。有些题目中虽然没有明显的“A=B×C”形式,但是,百分数、比例、倍数的形式其实也可以看作是“A=B×C”的变形形式(比如甲:乙=1.5,实际上就是甲=乙×1.5,也符合A=B×C)。第二步,就是结合不同的题型特点去赋值,比如例1中我们考虑给不变的货款数去赋值,这样吨数方便计算;而例2中,总的销售额存在变化,如果继续赋值销售额则会增加做题难度,因此我们赋值车位数,即给限定值赋值,虽然限定值也存在变化,但是赋值它之后,总销售额的关系条件变得更加直接简单,结果也容易得到。
因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练习中,利用好基础讲义和题海,去掌握和总结不同的赋值方法的使用,能够在考试中截取题目的关键信息,更加快速准确地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