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021年5月12日,总书记考察南阳,“中医药文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进入国人视野。细数张仲景等名医先贤,品读《伤寒论》等医书经典,培养一批又一批以“中医药繁荣发展”为己任的创新人才,沉下心来搞好中医药研发,推动中医学进步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提出观点】
回首2020年“新冠”疫情,我们深知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作用突出,连花清瘟被证实在新冠肺炎治未病中有一定作用,而在治病过程中的,临床更是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施治方法,生动实践了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的医学发展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出色的中国方案,贡献出中国智慧。
【原因分析】
1、政策支持拉动需求。在国家规划中,医药发展被放置在重要位置,通过社保调整群众用药选择和需求,比如,在医保目录中出现越来越多中成药名单,中成药数量不断增加,中成药市场占比扩大,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群众对中医药的现实需求被调动起来,使得中医药企业在与欧美医药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2、国民医药消费水平提高及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提升。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国民的健康意识随之不断增强,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愈来愈大,整体来看,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呈上升态势。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医药理论研究不断推进、研究方法持续更新,医药生产工艺和医学实践技术飞速进步,这为中医药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力的竞争砝码。
【发展困境】
1、缺乏中医标准评价体系和教学特色。混淆中医与现代科学文化体系,借鉴西药标准评价中药,试图用现有的科学标准评价、改造甚或否定中医,阻碍了中医发展道路。中医教学中“去中医化”现象突出,注重实验研究而非中医药学术特色,导致中医传承发展困难。
2、中医药创新研发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中医药制造业产业集中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偏弱,企业不注重改进中药生产工艺。而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国外医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加剧了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压力,而国外相对成熟的科研能力和管理、销售能力也使得国内制药企业面临恶劣的竞争环境。
【提出对策】
1、探索适度评价审批机制,鼓励中药研发。深入挖掘我国中医药典籍等资源,探索合理的中医药评价体系和适当范围内合法调剂使用等相关规定,保障多主体利益,发挥典籍和民间中医药智库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同时,鼓励中药企业投入研发资金,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发展好国内市场,拓展好海外市场。
2、把握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注重教育与传承。浩如烟海的传统医学典籍和代代相传的医德仁心,作为中华文化物质和精神宝库,新时代的传承更需把握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培养医学人才,需注重师承、自学与院校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创新中医药产品,需把握规律,改进生产工艺以快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加强药企合作以推动中医药产业化。普及中医药知识,需利用好、宣传好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贡献,构筑健康中国的稳固地基。宣传中医药文化,要推动中医药进中小学课堂,在言传身教中明中医之理,晓中医精神,学医者之仁心,树文化自信。
3、增强中医药认同感,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要严厉打击借“老中医”名号行坑蒙拐骗之术的行为,加大违规惩处力度,为中医正名,消除社会对中医的误解。同时,借力媒体宣传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突出作用及中医理论蕴含的整体健康观,让中医“标本兼治”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