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备考技巧

首页 > 吉林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年面试热点:让劳动课成文化传承新方式

未知 | 2022-06-30 15:04

收藏

  热点背景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烹饪、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等项目被列入其中。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校引导学生走进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感悟文化。

  模拟试题

  许多中小学开展了中华传统美食制作的课程,例如学包粽子、学做鲁菜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文化,学习历史。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谈看法。

  劳动课使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如今包粽子学传统菜的这些劳动课,将课堂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学习更加生动立体,实现了孩子动手实践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值得推广。

  二、分析将劳动课成为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目的和意义。

  1.激发了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烹饪课使孩子充分发挥动手能力,更为立体地感受传统文化,贴合学生精力旺盛喜探索喜动手的特点,且劳动成果立马可见,激发了学生参加热情,进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接触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2.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相比于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劳动动手的方式接触传统文化,主动学习制作传统美食,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了解了当地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时令节气文化。

  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实践。中华传统美食制作相关课程成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实践也能引起其他中小学效仿,进一步创新劳动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不理解劳动课的重要性。

  2.学生并未参加到真正的实践活动。

  3.学校将劳动课外包,“一包了之”其实际效果存疑。

  四、针对如何在劳动课中传承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1.将劳动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统文化节来临之际,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劳动实践。例如在春节前夕组织学生背诵春联,课堂上组织学生书写春联写福字。从传统节日入手,开展劳动课程。

  2.在劳动课程中注入价值观引导。例如端午节期间纪念的屈原,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在劳动课中组织包粽子并且讲解粽子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象征意义。让学生既能有劳动成果,又能借此了解屈原,树立忠于家国、勇于探寻真理的文化精神。

  3.劳动课程与研学活动相结合。社会企业也可以借此推出高质量的研学活动补充校园劳动课形式。例如面向中小学生推出短途研学课程,融合劳动、露营、烹饪等元素推出“趣味农耕”“亲子露营”等特色营地活动以及儿童厨艺相关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