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热点事件】
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利益关系更加多变,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凸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必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成功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提供了坚实支撑。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基层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部署,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综合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法治社会的建设,使得公民权利意识觉醒,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基层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长;社会问题大都出现在基层,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社会治理主体,在推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参与的平台和渠道也越来越多,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越来越强。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厘清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健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搭建互动平台和载体,完善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在当前势在必行。
【提出对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基层治理及时回应基层社会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结构、社区消费和服务需求结构等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加强基层社会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使社会治理的基础更牢固、更坚实。
1.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在治理理念上,树立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治理方式上,从单向管理转向多方良性互动。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村规民约,引入道德自治规则,实现共商共治。
2.利用智慧数字,提升治理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
3.发挥多方作用,形成共治合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打造社会共治同心圆。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治理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治理效能,建立健全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