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则西安多所高校发文禁止学生过“洋节”,校园内甚至挂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等标语,引发众多网友讨论。近年来从高校到企事业单位,都出现类似的公告和规定,其实背后无不蕴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及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重视对于传统节日的解读和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一、传统节日面临尴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的直言义行中浸润着孔孟礼仪的绵延;举手投足里透露着魏晋风骨的延续;衣食住行中凝结着华夏智慧的结晶。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外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西方鼓吹的所谓自由主义而忽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导致现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传统节日只为放假等现象层出不穷,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很强的认同感,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风俗不合时宜。众所周知,2022年的春节全国各地都颁布了法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这样的规定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也让本来应该热闹的春节的年味儿变得索然无味。
2、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国传统节日主要是以走亲访友为主,比较单调乏味,再加上现行的教育不重视对于传统节日的解读,导致年轻人提不起兴趣。
3、陈规习惯的畸形。春节走亲访友拜年本为沟通感情的最好媒介,但是近年来随着某些不正之风盛行,节假日变成拜访领导、送礼喝酒、打牌赌博的最佳场合,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喝得昏天黑地,让人承受不了,对过节产生厌恶。
4、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的节日文化与东方大不相同,很多节日都有固定对象和文化内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融,再加上媒体对西方节日过度关注,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宣传作用。
二、传统节日重焕生机。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中国迈向大国的标志之一。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怎样更好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呢?
1、加大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传统节日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弘扬节日文化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最近几年,各地文化部门越来越重视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新闻媒体也越来越注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这些对我们深化认识传统节日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念,不断发挥其在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大力进行传统节日创新。传统节日作为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应该审时度势去粗取精,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丰富其新的内涵,增加传统节日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让他们愿过节、乐传承。不断拓展节日文化的新格局、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时期之下的重要任务,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彰显鲜明时代特征的节日文化体系。
3、加强节日走出去力度。深化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工作,传统节日作其为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最具典型性、最有海外影响力的春节,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虽然旅居异国,但依然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春节。古语云“道不远人”,推动传统节日文化走出去要注意国际化,要采取必要的新手段新方式进行传播推介,让外国友人特别是青年人喜欢、参与,进而实现认同,让其蕴含的价值精神立足当地并且不断生根发芽,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才能走得从容、走得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