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第六(田园)交响曲》,体会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身处田园的愉悦与满足。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赏析乐曲并能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交响曲的概念,掌握各段主题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描绘各段主题的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分段赏析乐曲,并了解各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对应乐器所扮演的角色
【难点】
能够感受并说出各段乐曲所描绘的情绪与画面。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展示贝多芬的图片,并播放《第九交响曲》的片段。提问学生:图中人物是谁?乐曲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才老师所播放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同样也是贝多芬的作品。
引入课题《第六(田园)交响曲》。
(二)感受体验
1.初听音乐
分段聆听音乐并设问:“听到了哪些音乐情绪?”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有“愉悦”、有“轻松”、有“紧张”、有“舒畅”。在创作田园交响曲时,贝多芬已经双耳失聪,《田园交响曲》便是他展现自己对大自然热爱的一部回忆作品。
2.复听音乐,结合感受到的音乐特点,了解作者贝多芬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他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进行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三)分段赏析
1.教师分段播放歌曲,并请学生感受并描述乐曲各段所描绘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第一乐章写的是初到乡间的愉快心情;第二乐章写的是美景伴随着小鸟的鸣叫,愉快又轻松的画面;第四乐章写的是突然降临的暴风雨,紧张又压抑;第五乐章写的是雨后天晴,舒畅愉快的心情。
2.教师挑出第二乐章引导学生听辨演奏乐器,并对比鸟叫声的特点,连线各乐器扮演的鸟类角色。学生回答后总结:第二部分中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等乐器。其中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乐器音色特点与擅长歌唱的夜莺一样,因此长笛模仿的是夜莺。双簧管的音色明晰、清新、响亮,在乐队中总是引人注意,富于直率和美妙的音色特点,双簧管模仿的是鹌鹑。单簧管单音色的特点是饱满、浑厚的低音区,圆润、柔和的中音区,明亮、清晰的高音区,单簧管模仿的是杜鹃。
3.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教师示范弹唱乐曲各段主题旋律,学生哼唱。
(四)巩固提高
教师简单回顾各段主题的意境、情绪和描绘的画面。将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十分钟为限讨论各自的感受,并发言交流。小组合作画出四个乐章所描绘的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交流。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领略了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和热爱,还有他即使失聪也能坚持创作,坚韧不拔不服输的意志。
请同学们课后聆听一下《第六(田园)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