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个现象谈看法,是公考面试必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这一部分的重点能力,因为其命题素材无穷无尽,而且能充分考查考生对时政的关注情况,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能力,还能考查考生的政治素养、政府思维。所以,在分析这类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带入考官视角思考题目命制到底想要考查哪方面的内容,这样答题才能精准高质,避免陷入流于表面或答非所问的情况。在此进行展开分析。
【例题展示】
基层任务重、工作多,还经常“白加黑”、“5+2”,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存在问题】
1.不明白考官命题考查意图,单纯当作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分析背景、现状、影响、原因、对策等部分。
2.缺乏代入感,分析题目时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提出对策假大空。
【如何正确思考】
1.深入思考命题意图。首先,仔细审题,题目中谈到的都是基层工作面临的负面内容,但是题干里却没有出现“问题”这样类似的字眼,所以一上来就默认题干中所说的都是问题,分析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分析问题带来的危害,如何解决问题来谈,这就直接告诉考官:我认为这样的基层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变的。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第二个问题:我们面试通过之后要去工作的地方是哪里?不正是基层吗?如果基层一直是这样,不能改变,你还愿意去吗?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回答“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很别扭。前面批判了那么多,自己还愿意去,逻辑上说不通;如果答不愿意就说明自己没有吃苦的精神。想明白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意识到,考官要考的并非我们刚才想的那么简单。
再仔细审题,题目里说的这些我们眼中的“问题”,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基层工作的“特点”,它们无关好坏,是基层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是很难改变的,想明白这一层问题,我们就能明白了,考官其实想问的是,你如何看待一个有这样工作特点的基层?答题的方向就变成了:我怎么看这个工作性质?我能不能接受?我如何适应?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秀品质。
2.要结合自身思考。社会是普遍联系的,我是社会的一分子,是青年人、党员、大学生、基层工作者,所以在回答社会现象时一定切忌隔岸观火的心态,要多想想和我有什么联系,我能做些什么,多一些主人翁的担当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会让答题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这道题我们就可以展现无论再苦再累,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就会义无反顾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