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两个“九州”到底是什么关系。
“九州”一词在中国历史由来已久,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将汉地划分为九个区域,按照《尚书 禹贡》的记载,“九州”的顺序依次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后来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称,然而在《九州缥缈录》中,“九州”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架空的东方奇幻世界,那么剧中的九州指的又是哪几个州呢?其实,剧中的九州指的是翰州、青州、中州、澜州、宛州、越州、雷州、芸州和殇州,这里的九州,也不免让人想到了《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大陆,它们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九州世界,所以《九州缥缈录》里的九州和大家所熟知的“九州”是不同的,一个是虚构的历史世界,一个是古代中国的代称。下面我就就来聊聊古代中国的代称“九州”。
一、“九州”这一名词的发展过程
扫码添加本地客服老师-获取1V1答疑服务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九州,意即汉地。
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五镇(道教奇观之一。自唐、宋以来,“五镇奇观”一直与“五岳风光”齐名。隋代封天下“四大镇山”,形成了五岳以外的五大镇山。即东镇山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中镇霍山(山西)、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均为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随五岳,各有千秋。)四渎(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1912年后,“中国”是指代含有汉地、藏区等各个民族地区在内,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
二、现在的“九州”
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九州”已经没有的以前的含义,而成为了城市的名称,现在还以“九州”为名的城市还有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兖州现属于山东省济宁市,青州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徐州、扬州属于江苏省,荆州属于湖北省。
三、代指中国的其他名词
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2、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4、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5、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6、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7、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8、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9、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10、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11、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