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分技巧

首页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拿分策略

吉林华图 | 2024-05-22 16:51

收藏

  源于国考的方向性引领和省考的考情变化,提出对策成为高频考点,频繁以独立题目呈现在省考试卷上,而且文章写作和综合分析也皆以对策部分为重点踩分内容,文章写作更是出现过考察策论文的现象。所以,提出对策不容忽视。

  一、提出对策是考点并非考题。虽然于分级分类之下,B类和C类提出对策考点独立成题的概率较高,但是并不意味着A类不考察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于历年A类试卷可知,常规要点常依托于对策而存在,且于文章写作,也会考察策论文写作。以2022年江苏A类作文“政府服务新职业”为例,多数考生受限于对于对策的理解,单纯把分论点写成了做法的罗列,于文章写作中过早地呈现结论,且无论证相关表述,虽说策论文以对策为主,但是对策通过目的或者理念的加持,从而体现针对性,也是对核心内容论述的重要支撑。且对策的表述也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背景,于是,以问题定位要点则可当作考试的关键核心。

  二、对策在申论当中的呈现不仅仅局限于做法。考生的申论学习大多从归纳概括开始,而归纳概括的作答任务清晰,作答对象单一,使得考生于申论学习最考试便把对策理解为做法这一单一要素。而完整的对策不能其语言环境,我们需要关注对策的来源,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两大要素,也就是结合要求和评分标准去理解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举例说明,于2022江苏省考C类解决“快递进村难”问题,虽在材料中有直观观点提出需要政府加强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和使用快递,但是结合宣传要素而言,缺乏关于宣传手段的描述,也就是单纯的抄材料所总结的对策,缺少了可操作的关键,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于乡村中,走访入户和宣传典型案例都可谓是较好的宣传方式,也是对于材料内容的有效补充。

  三、对策的逻辑和模式。对策的呈现毕竟是要解决问题的。而核心对策+方式+目的的要点呈现形式正好能够回答与对策相关的所有要求和问题。将材料当中的问题分析出来改写为目的的形式,用以表达对策的针对性;将可行性内容细化为对策的方式以表达可行性;将对策的聚焦点概括为核心对此放置于句首引领用以减轻文章写作难度。以上的完整呈现,构成了对策和做法的区别。将此格式放置于文章写作的策论文中加以理解。可以对比,单纯地谈到某主体要如何做,只是在强调结论;而以主体要如何做加以目的说明清晰阐述对策的来源和要点依托,不仅提出了对策要点,更在对策中强调了逻辑和论证,可使作答更完整,更有效。

  总之,申论的考题仅仅是问题形式,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是题型,应把握其本质的考点,在此基础上综合理解,全面作答,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尽量少的失分,从而提升“一战成名”的概率。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