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淄博烧烤出圈,“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等话题热度不减;“尔滨”文旅火热,冰雪旅游成为“顶流”;甘肃天水麻辣烫走红,“一碗麻辣烫带火了一座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文章,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党的 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分析]
一、重要性
1.有利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依托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全过程,实现旅游形式和文化内容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有利于凸显旅游产品特色,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文化产业加速繁荣。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创新文化形态,丰富文化内涵,加速文化繁荣。比如,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可以说是一片文化的荒漠,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通过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人文景观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潮流的领跑者。
3.有利于区域形象全面提升。旅游吸引力强,旅游品牌知名度高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比如,人们通过风筝节了解潍坊,通过冰雕节了解哈尔滨等。发展文化旅游能够向游客充分展示当地厚重文化、秀美山水、淳朴民风、发展活力和崭新风貌,使更多的人加深了解,从而有力地推动对外交流合作。
4.有利于优秀文化弘扬传承。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弘扬的过程。西藏布达拉宫、云南的丽江古城、“香格里拉”、景德镇古窑等文化遗产大都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得到修葺或保护,获得了新生。
二、存在问题
1.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文化和旅游具有自然的融合特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旅游产品,如民俗、故事和文化创作。但以往的整合一般属于自发整合,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文化旅游产品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完整的产品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二是缺乏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低。
2.文化旅游融资渠道单一。文化遗迹的保护性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旅游业涉及很多行业,需要一些配套服务和设施,发展资金需求很大。而且旅游投资回报期长,融资相对困难。比如某个旅游景区,由于年久失修,文物需要保护,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目前,文化旅游的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然而,由于财政资金短缺、社会资本干预少、融资渠道单一,文化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3.文旅融合体系不够健全。虽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但许多类别是整合的,相辅相成的。但在文旅融合的开发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只停留在分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没有对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的思路、方法、结构等方法论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积极融合有多种层次,但两者在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上存在诸多差异。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一条科学系统的整合之路。
[对策措施]
1.促进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依托文化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有利于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也有助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各自优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更好满足国内外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支持建设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促进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2.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增强装备技术供给能力,强化新技术、新材料在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演艺、公共文化、游乐游艺、旅游新业态等领域相关装备制造业,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文化和旅游相关项目实施。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当前,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并向国际社会积极推介我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可依托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增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深化项目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文化和旅游规则制定。同时,办好中国文化年(节)、旅游年(节),持续提升“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各地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依托友好城市等平台,加强城市间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推出一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联合考古、展览合作示范项目,打造文物外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