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报考指导

首页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公务员面试热点:乡村自治需“放”“ 管”结合

吉林华图 | 2024-09-29 17:33

收藏

  【热点背景】

  “到了乡镇政府不知该上哪个办公室,不知该找哪个人。” 有群众反映,一些村庄离乡镇政府较远,为盖一个村章,要往返几十公里。有时遇上乡镇管公章的人员不在办公室,还要多跑几次。

  除了“村章乡管”“村财乡管”等“强代管”,上级的其他种种“强管理”都让村干部和村民无所适从。西北地区某村的村民吐槽:“本来是不让搞禽类养殖场,但上级政府抓得紧,一只鸡都不让养,现在我们村都听不到鸡叫声。”

  同时,上面对村里的一些制度规定让村民很无奈。有村民表示,一事一议制度,百姓很想执行,但流程很烦琐:“这材料那材料,一个小工程都要设计、招投标、做决算,费用基本都花在前期和后期上,村集体根本负担不起。”“路该修的没修,公厕该建的没建……一事一议基本成了口号。”

  【模拟题目】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上级部门管束过多,容易给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泼冷水”,造成“一管就僵”。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对村级组织应当加强管理,建章立制,“放”则不利于村级组织有序运行。对此,你怎么看?

  【解读】

  基层干部认为管束太多,容易造成积极性不足的观点和应当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的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关键是把握好管和放之间的度,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才能彻底盘活乡村发展的活力。

  一方面,对基层干部加强监管原本是为了让村级组织运行更加规范,符合中央简政放权的号召,但是大量工作在基层落实,各种事务、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导致工作趋于简单粗暴。如精准扶贫就出现了数字扶贫的困境,很多基层干部在扶贫中需要填写无数个表格,导致精力分散,原本在扶贫上投入的精力不得不分散到填表工作中来,看似加强了监管,实际却造成了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乡村自治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放权“松绑”的出发点则是给农村增加更多活力,但实际操作中,工作做得不实,造成效果有限,老百姓的获得感缺失。尤其是一些村干部对于如何提升乡村自治能力存在本领恐慌,很多村干部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乡村管理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学习能力跟不上,以致村干部的发展跟不上乡村发展的需求,导致村务治理能力明显滞后,甚至村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上级部门的过度依赖。

  破解乡村自治难题的关键,应该是把握好放和管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村级组织为中心的管放结合,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具体来说:

  一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只有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能力强了,提升村级治理水平才不是一句空话。可通过加大引入本土人才的力度,创造机会让更多能人拥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同时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让更多大学生在农村的沃土发光发热,并留下来走下去。

  二是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乡村自治提供动力。只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才能给真正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营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党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有一条是担当精神,要让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就不能让真正愿意干事的好干部蒙冤受屈,要给更多的机会进行试错,试错是为了更好的纠错,找到适合农村发展的新路。

  三是建立健全乡村法治体系,为乡村自治提供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治要有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作保障,在村级组织去“行政化”方面发力,让基层自治组织回归群众性和自治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