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方法技巧

首页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方法技巧

公务员申论写作必看名言警句之行政执法类文章的相关积累

吉林华图 | 2024-10-11 17:08

收藏

  申发论述题型,申论中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也是大家公认的涉及申论考试科目的最难题型。其中,国考中有一个类别称为行政执法类,江苏省考中有一个类别称为B类,考察的主话题也是行政执法,写好这两类的作文,积累一些行政执法类的干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行政执法类名言警句:

  1.法者,治之端也。

  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是治理国家的开端。

  2.法者,天下之仪也。

  法律是天下的准则,按照法律来办事,天下就有秩序。

  3.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法是国家的秤,是用来判定轻重的,是社会的准绳,是用来纠正弯曲的。

  4.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治理国家有不便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

  5.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难,难的是将法令贯彻落实下去。

  6.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法律一经制定,凡有违反者必须实施惩戒;法令一经发出,只有坚决执行,决不能违反。

  7.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标准,是社会的普遍准则,它用来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是否公正。

  8.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身体力行,别人就会听从;只说不做,别人就会不听。

  9. 善治需达情,达情始近人。

  好的治理需要通达民情,而通达民情需要贴近群众。

  10.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拥有小智慧的人善于处理日常琐事和简单事务,中等智慧可以在人员管理上发挥作用,而拥有大智慧则体现在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方面。

  11.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

  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授权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无权实施,是不能乱作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应当行使的职权,是职责所在,是必须有所作为;针对私权来说,只要相关法律法规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那么该种行为就是合法的可行的。

  1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治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天下设立好法制,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制定好法制,一国就会太平。

  1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如果能够坚决执行法律制度,国家就会富强;反之,国家就会贫弱。

  14.法治兴则国兴,法治衰则国乱。

  一个国家只有严格执法,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国家才能治理好,才能兴旺繁荣,否则,法律松弛,无法执行,则国家一定会有动乱。

  15.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一个国家不会有长久的太平,也不会有长久的动乱,当法令得到贯彻执行时,国家就会太平,而当法令遭到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

  16.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发挥效应。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法令应该有国家最高层制定,然后对下层的人进行教化。

  1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做事情如果没有遵循一定的规矩和准则,就无法得到预期的完美结果或达到正确的目标。

  20.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在治理国家时,如果没有法度就会混乱,但固守法度而不知变革就会走向衰落。

  21.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法律是天下的评判标准,也是君王的准绳。社会制定颁行法令,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设置奖赏制度,奖赏应当奖赏的人。

  22.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法,并非来自上天或地下,而是源于人间,并满足人们的期望。

  23.法宜其时而治,事时其务故有功。

  法规有与之适应的时势才能有治理作用;事情符合当务之急才会有良好成效。

  2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只要发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

  25.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循。

  26.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

  治理国家应依循准确的准则和规范,维持社会稳定和安定需要以来共振和公平的标准原则。(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必须坚持明确的原则和准则,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27.大国治理,机杼万端,唯法为治。

  法治是大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根本。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