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题】
一、单选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包括:(1)日常教学反思;(2)个人行动研究;(3)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4)同伴交流与合作;(5)“跳出教育”谋发展。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所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根本任务。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方面的内容。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不是一个短期见效的行为,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立,所有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够看到结果,得到验证的,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说明了这一点。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属于本体性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属于条件性知识。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受尊重权包含:人格尊严受尊重权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其中,人格尊严受尊重权涵盖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受到尊重和保障。因此,题干表述所体现的是受尊重权。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学的设计者与组织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学生心灵的导师;学生的朋友。
1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傅乐认为,在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中,教师们所关注的事物有所不同,并呈现如下的发展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其中,在生存关注阶段,教师们关注的是班级的经营管理、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熟练,以及上级的视察评价、学生与同事的肯定、接纳等。
1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反思的相关知识。反躬自省,即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自我反省。
1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学校取消排名靠后学生参加中考的资格,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1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1)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的独立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3)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故ABD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说法错误。
1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不是国家公务员。
1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权、安全权、受尊重权、受教育权等,其中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主要强调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ABC选项属于受教育权,其中最主要的是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D选项属于人身权。
1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
1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构成。师生关系的构成包括社会关系、教育关系或工作关系、心理关系。师生间的社会关系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包括代际关系、政治关系、授受关系、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工作关系或教育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心理关系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情感关系和个性关系。
2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和相互理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