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白城华图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

白城华图 | 2021-05-08 21:07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出现在(  )。

  A.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3、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  )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地方合作制

  D.从属制

  4、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5、五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的特征。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是(  )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收留抚养责任

  B.临时监护责任

  C.委托监护责任

  D.教育管理责任

  8、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美国的杜威

  B.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C.英国的斯宾塞

  D.瑞士的皮亚杰

  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0、依法执教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法可依

  B.依法执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11、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  ),并予以公示。

  A.入学测试

  B.免试就近入学

  C.双向选择

  D.按能力分班

  12、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感是(  )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理性的道德感

  D.想象的道德感

  13、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 个别教学

  17、 教育目的

  18、 工作记忆

  19、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1、 个体的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简述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3、 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成效与积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 试述教师应如何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引导。

  25、 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6、爱因斯坦去任教,他除了向学校要桌子、粉笔、书等,还要了一个废纸篓。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废纸篓,他说:“我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自我更新、积极开放的心态,更正错误的教育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出现在(  )。

  A.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3、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  )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地方合作制

  D.从属制

  4、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5、五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的特征。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是(  )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收留抚养责任

  B.临时监护责任

  C.委托监护责任

  D.教育管理责任

  8、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美国的杜威

  B.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C.英国的斯宾塞

  D.瑞士的皮亚杰

  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0、依法执教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法可依

  B.依法执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11、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  ),并予以公示。

  A.入学测试

  B.免试就近入学

  C.双向选择

  D.按能力分班

  12、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感是(  )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理性的道德感

  D.想象的道德感

  13、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 个别教学

  17、 教育目的

  18、 工作记忆

  19、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1、 个体的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简述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3、 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成效与积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 试述教师应如何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引导。

  25、 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6、爱因斯坦去任教,他除了向学校要桌子、粉笔、书等,还要了一个废纸篓。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废纸篓,他说:“我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自我更新、积极开放的心态,更正错误的教育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出现在(  )。

  A.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3、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  )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地方合作制

  D.从属制

  4、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5、五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的特征。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是(  )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收留抚养责任

  B.临时监护责任

  C.委托监护责任

  D.教育管理责任

  8、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美国的杜威

  B.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C.英国的斯宾塞

  D.瑞士的皮亚杰

  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0、依法执教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法可依

  B.依法执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11、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  ),并予以公示。

  A.入学测试

  B.免试就近入学

  C.双向选择

  D.按能力分班

  12、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感是(  )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理性的道德感

  D.想象的道德感

  13、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 个别教学

  17、 教育目的

  18、 工作记忆

  19、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1、 个体的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简述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3、 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成效与积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 试述教师应如何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引导。

  25、 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6、爱因斯坦去任教,他除了向学校要桌子、粉笔、书等,还要了一个废纸篓。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废纸篓,他说:“我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自我更新、积极开放的心态,更正错误的教育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出现在(  )。

  A.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3、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  )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地方合作制

  D.从属制

  4、心理学是研究(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5、五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的特征。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是(  )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收留抚养责任

  B.临时监护责任

  C.委托监护责任

  D.教育管理责任

  8、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美国的杜威

  B.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C.英国的斯宾塞

  D.瑞士的皮亚杰

  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0、依法执教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法可依

  B.依法执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11、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  ),并予以公示。

  A.入学测试

  B.免试就近入学

  C.双向选择

  D.按能力分班

  12、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感是(  )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理性的道德感

  D.想象的道德感

  13、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5、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 个别教学

  17、 教育目的

  18、 工作记忆

  19、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1、 个体的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简述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3、 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成效与积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 试述教师应如何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引导。

  25、 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6、爱因斯坦去任教,他除了向学校要桌子、粉笔、书等,还要了一个废纸篓。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废纸篓,他说:“我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自我更新、积极开放的心态,更正错误的教育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获取更多资料详情咨询-W13324369361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