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构建促进学生、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
D.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根据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 )。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3.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4.今年七岁的李佳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总想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每一次帮助妈妈洗碗时,都感觉自己特别重要和厉害,可有时不小心也会帮倒忙,可妈妈都鼓励他“没关系,你做的很好”,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危机论,李家符合以下阶段中( )。
A.自主对羞涩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信任对怀疑
5.小丽喜欢在早晨和晚上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他认为早上和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6.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中,( )是“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最大分歧所在。
A.直线式与螺旋式 B.连续式和断续式
C.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D.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7.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括四个阶段中,( )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组织课程内容 D.评价课程
8.学校的舆论和仪式,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9.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0.教育者在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指的是( )。
A.教育目的 B.培育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参考答案】
1.B
【解析】“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故本题选B。
2.B
【解析】根据课程实施主体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项A,是根据课程任务划分,选项C是根据课程功能划分,D选项是从教学阶段划分。故本题选B。
3.A
【解析】一纲指的是全国同一个教学大纲,多种教材。现在不提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故本题选A。
4.B
【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等。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以为自己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情绪。例如,帮父母分担家务,帮助妈妈洗碗,就认为自己在从事一项重要活动,发挥重要作用,认为自己特别厉害。故本题选B。
5.C
【解析】单一抑制是指只受一种抑制。早上只受到倒摄抑制,晚上只受到前摄抑制,白天则受到双重抑制影响,故早晚时间的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故本题选C。
6.D
【解析】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故本题选D。
7.A
【解析】泰勒提出课程设计模式的目标模式,确定目标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几个步骤包括: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故本题选A。
8.C
【解析】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如建筑、设备。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故本题选C。
9.C
【解析】从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C项表述正确。A项学生和教师、教学过程都是课程资源。B项学校没有权利开发地方课程,只能开发校本课程。D对教师来讲课程资源不仅只有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资源包含范围很广,教师都可以用。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教育目的国家层面规定的,培育目标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一节课当中希望学生的达到的目标,如每节课的三维目标。而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