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同步吉林教师资格考试网发布:2021吉林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根据提问技巧分类提问的方法与技能,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市江南华图教育微信客服号(微信搜索19969533052),吉林市江南华图公务员培训电话咨询:0432-62745155;微信咨询请加:19969533050
根据提问技巧分类提问的方法与技能
1、提问要精心设计 教师对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 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产生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性,蕴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和锻炼他 们思维能力的目的。
(1)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 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 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能 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到精彩的问题空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设问还要抓住教 材的关键,于重点和难点处设问,以便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为保证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提问要做到:直截了当、主次分明、围绕问题、范围适中、语 言规范、概念准确。
(3)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在设计问题时,要融情于问,具有启发性。例如,“养花都需要什么条件 ?”这样的问题 就不如改为“给你一粒花籽,为了能让它开出美丽的花朵,你需要为它创造哪些条件呢 ?”回 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培养。
(4)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最好能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教 师要不落俗套,善于变换提问角度,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让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刺激 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学习“热传递”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包着同种纸的木棒和铁棒, 同时放在火上烧,问哪个棒上的纸先燃 ?”木棒、铁棒、纸、火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 里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学生仍有新鲜感,仍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5)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设 计要求:问题的难易要适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面向全体学生,使多数学生参与其中, 适当兼顾“两头”,并考虑某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
(6)问题设计要有顺序性 即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对问 题进行设计,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然后是分析综合性问题,最后是创设评价性问题。这样安 排提问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7)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就是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 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问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继续探索学习 下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
(8)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就能得出答案,而是要经过探讨、合作、思维,最终得到解决。 问题要落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发 出挑战。让学生感觉到问题很熟悉,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无法解决,学生必须重新建 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协商,再加上教师的启发、 点拨、提示,最后完成这一问题的认识,而且有的同学还能提出比较新异的想法。
(9) 问题设计要有探索性 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这类问题 的设计要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思维产生火花,同时要尽可能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探索性的问题能让学生思考,学生需要调动已学过 的知识,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合作学习、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 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探索性原则。
(10) 问题设计要有生成性 生成性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 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 求知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 神。而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用教师的问 题引出学生的问题。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它就能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思 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