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洮南华图

首页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洮南华图

热点:流调应保护好个人隐私

洮南华图 | 2022-04-19 10:14

收藏

  【热点背景】

  媒体梳理发现,从去年11月以来,石家庄、成都、沈阳、杭州等地至少出现10起流调(流行病学调查)泄露事件,甚至还有泄露“疫情应对演练”流调报告的荒唐事。仅进入2021年,就已有3起此类事件公布。

  【观点聚焦】

  流调信息包括个人身份、病情健康、社会关系、行为轨迹等,一旦保护不慎,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去年,网友群起攻击成都某确诊女性“私生活混乱”,致其“社会性死亡”;11月,天津某密切接触者被围攻,自称“手机被打爆,逼得我想跳楼”……盘点这些案例,感受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残酷性,也就知道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心生疑虑,国家明确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但同时也提到,相关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那什么才是个人隐私呢?答案其实很清楚,病情信息、行动轨迹等关涉公共利益,显然应该公开,除此之外都应慎之又慎,这是信息收集利用的“最小必要”原则,也是相关部门设置流调内容、规范流调过程必须掌握的基本思路。

  从多数案例来看,信息泄露往往发生在流调上报过程中。疫情多是突发事件,时间紧、任务急、调查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大量抽调临时工作人员,许多人隐私保护意识不足。此外,从医护人员到社区防疫工作者,从医院到卫健委,流调上报过程层级多、人员多,也造就了多个风险点。这就需要控制传播半径、建立标准化流程,确保全链条、各环节工作人员增强信息保护能力,同时要采用留痕工作机制,追查到个人。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或者直接联系我们,电话号:19969533552(微信同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