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是申论当中的基础性题目,其出题形式主要是在题干中出现概括、归纳、分类或总结等字眼或者在要求中明确提出分条归纳,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中某一要素的总结能力,比如,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四要素),有时会考察两个或者三个要素,在国考当中也会考察四大要素的一些衍生要素,考察难度也不尽相同。那么,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就尤为重要,今天就着重给大家说一下归纳总结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归纳总结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走,精准审题—寻找要点—整理要点—书写答案。归纳总结类题一般会要求作答要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精准审题能够明白答题要素以及要素的个数。比如:
“给定材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10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这道题的常规要求是全面、准确、有条理,字数要求不超过250字,材料范围是第二则材料,最重要的是审清楚总结的要素有三个,背景、措施和成效(意义),如此方能为第二步寻找要点打好基础。
寻找要点有两个方法,直接勾画(找)、间接提炼(改)。直接勾画即在材料中直接寻找和题目要求相关要素的内容,寻找要点就用到我们常用的“两词两句”原则。间接提炼是指通过寻找材料中和要素相关内容,而由于内容太过具体或者口语化,不能直接当做答案,通过扩大外延的方法使答案表达规范准确,能够当做答案使用。改,我们通过扩大概念的外延或者是寻找一个临近属概念的方式进行。如:投入20万、投入40万—投入资金,哈密瓜、西瓜、梨—水果……这样就把具体的表述转化成为规范性强的表达。
整理要点也有两个方法,合并、归纳。合并即在材料中找到的语义表达相近的要点合成一个要点。归纳是按照事物的特有属性对材料中概括出的要点分别归类,使之有条理。那么如何归纳呢?按照事物的属性分类。如:户籍限制、教材不统一限制升学归纳为政策制度不合理;收费高门槛高、待遇不平归纳为办学门槛高……从题目和材料提示处分类。如:在国考副省级试卷中出现的题目: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材料中有“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这句话,那就告诉我们答案分类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归纳时要求分类归纳的内容符合题目的命题意图,吻合作答任务,也就是说题目要求归纳哪个要素,分类时就以哪个要素来分类。比如:问对策时,正确的分类一般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等,错误的分类,张三的做法,李四的做法。
最后书写答案时,要把答案分条列点地呈现在答题纸上,一方面让阅卷人更方便阅卷,另一方面也能得到更高的卷面分。
总之,归纳总结类题目考察很频繁,但考察规律性较强,大家还是要从根本上把握申论的作答本质,从题干出发,从材料着手,两手都要抓,两手更要硬,在考试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